- Dec 13 Sun 2020 20:22
關於:許家峰
- Jul 28 Mon 2025 13:16
觸聽記憶現場|非視覺感官導覽體驗
受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再度與三明治工團隊攜手合作,於景美人權園區推動非視覺導覽。本次活動分為兩場:7月18日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會員與從業人員的專場導覽;7月19日則開放一般大眾參與。
- Jul 25 Fri 2025 21:14
舞蹈如何被說出來-從個人感官經驗到臺灣口述影像的文化平權實踐與未來想像
當視覺從我的生活中消失,我並未失去觀看的能力,而是重新學會「觀看」的方式。這種觀看,不再經由眼睛,而是透過聲音、空間、節奏、呼吸與痕跡去感知。那些原本被視覺壓抑的感官,在失明後逐一浮現,成為我理解世界的新途徑。在黑暗中行走時,我聽見聲音在空間裡反彈的軌跡,感覺到空氣流動與物件的存在,彷彿身體本身具備顯影功能。尤其當我觀賞表演或感受動作時,我逐漸領會:一個動作是否「發生」,不必然仰賴視覺確認,它也可以被「感覺」到。那可能是氣流掠過的觸感、地板微震的回應、呼吸頻率的轉變,甚至是一種難以言說卻能辨認的「在場」。我因此深刻體會,觀看從來不只是視覺經驗,而是一種對當下身體動能與關係流動的感知狀態。失明,並非終點,而是感官重組的起點,也是一場重新學會「如何觀看」的旅程。
- Jul 22 Tue 2025 14:24
觸摸視覺之外: 非視覺導覽的實踐與提問
- Apr 28 Mon 2025 14:13
綻放生命光彩~我可以! 2025年CRPD身心障礙者培訓工作坊
- Apr 22 Tue 2025 07:04
從參與到共創──障礙者與共融劇場的十年觀察
4月18日,我受邀前往台中國家歌劇院,參與「2025 NTT學苑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畫─實戰班」,和一群正在學習藝術行政的朋友們分享我的經驗。這次的主題聚焦於「共融」與「障礙者參與藝術」的現場觀察。因為看不見,我無法自己操作投影片,便邀請現場的朋友輪流唸出簡報內容,我則在一旁補充細節與脈絡。這樣的進行方式,也無意間成了一種「共創」的實踐──這場分享,不只是我一個人完成的,而是與大家一起說出來的。
開場時,我拋出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忽然看不見,還能做藝術行政嗎?」我點了三位學員作答,他們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有人說「還是可以參與,但無法主導」,也有人坦言「現實不允許我走下去」。這些回應,其實也正點出了這場分享的意義與必要。由於當天時間有限,有些觀點未能充分展開,因此我希望藉由這次的整理與補充,讓簡報中的幾個關鍵重點能被更聚焦地呈現,也讓那場對話的餘波持續延伸。
- Apr 07 Mon 2025 14:25
「感覺的覓覓形狀」非視覺工作坊
- Apr 07 Mon 2025 14:05
內外、野燒、黑黑的東西
- Jan 24 Fri 2025 14:58
那些年 -葉偉立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