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15-2016.11.20
目前分類:評論 (73)
- Nov 22 Tue 2016 17:19
(評)「透明響像」-王福瑞2016個展
- Oct 21 Fri 2016 18:38
「家」在作品呈現中的缺席與模擬!(臉書直播整理)
從弔詭畫廊的「斜迫」|郭俞平、廖震平、蔡孟閶 聯展裡試圖從其中作品延伸至《三馬達電動床》|馬維元個展、漫畫「玻璃假面」[千面女郎]中的獨角戲「小雨」、王友輝《九重葛》劇本,討論「家」在作品呈現中的缺席與模擬!!
- Oct 14 Fri 2016 10:24
(評)《三馬達電動床》馬維元個展
其實原本下的標題是另一個名稱,但我覺得錦堂這名字很好聽,這名字除了是馬維元表演的作品名也是展覽中的其中一組作品喔。
那天與馬的對話過程中,我內心的O.S:你的聲音到底要多低啊….。
- Sep 12 Mon 2016 23:14
讀《在熾烈的日光下我所誤讀的一切》
- Sep 06 Tue 2016 12:17
(評)【公共科診間】 當代藝術聯展
- Aug 29 Mon 2016 15:20
短評-十六堂表演課後的呈現《九重葛》
時間:2016.08.28
- Aug 26 Fri 2016 14:16
(評)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健忘症與馬勒維奇的藥房」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日期:2016.05.28-2016.10.02
- Aug 16 Tue 2016 14:37
評-《人生不插電 海說》
- Aug 15 Mon 2016 11:19
非常淺淺淺淺談張紋瑄
我没有要從內容、敍事手法、組織結構談起,一來我學術含養不足以談這事,二來關於作品的相關評論\觀點請自行爬文就可閱凟到不少專業且精闢的分析…。
在這我想談的是擺在展場內的作品本身。記得今年六月去北美館逛展時,友人推薦了張紋瑄的作品,當時我對作品的表現型式起了很多的問號,雖友人有解答了一些疑惑,但我想我應該没有把問題給具象化,一直到8月14日在台南的海馬迴光畫廊,張紋瑄以公聽會為名的座談裡與策展人黃建宏、藝術家蘇育賢三人的對話中,聽著聽著,好像理解了什麼,雖然有些所謂的知識對我來說難了些,但黃建宏提出的「人間故事」論,以及最後張紋瑄拉回用文字創作這事…,又給了我一些重新思索的方向,但整體的對談內容對一位平民百姓的我來說還是遠了。
- Aug 07 Sun 2016 22:53
我逛展覽,我寫評論
- Jul 24 Sun 2016 11:09
《養神院》─陳哲偉個展
- Jul 21 Thu 2016 13:40
《等我一億年》─周世雄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