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文化部的文化平權政策的推動與補助,許多場館、團體甚至個人也紛紛投入,似乎讓相關平權意識遍地開花;然而大眾對於平權的想像多數仍處於硬體設施。因平權補助與議題正夯,許多藝文場館\團隊開始重視平權意識紛紛漸進式推動 #共榮服務 ,只是看似一片光明前錦下不免想問,那障礙主體的現身真能獲得同等的尊重,還是變相地特殊化。

 

2017年行政法人化後的 #高雄市立美術館 (簡稱高美館) #李玉玲博士 擔任館長,近三年來可感受高美館致力於各項硬體設施、國際交流、策展與研究等,試圖朝一個新型態美術館方向邁進,然而美術館的公共性及可及性在法人化後,真能回應大眾對美術館的需求嗎?這份公共性會不會因特定族群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一道高牆。

 

這次執行 #文化部109年文化部推廣文化平權 案的 #奇花藝草:南部障礙者如何參與藝文活動計畫,所帶領的焦點團體在這次專案中規畫了二大活動,其中的 #跟著障礙者逛高美館 活動為主要探查討論的計畫之一,除了前置的開會討論外,我們也於2020422日實際進行會前場勘後調整活動的型式與方向,最後在2020512日領著障礙者們與一般大眾分別從西子灣站與凹仔底站搭乘低底盤公車前 往高美館。

 

只是在這次活動的執行過程中,發現障礙者的現身除了驗証高美館尚未做好共榮服務的準備,可能連平權的概念一無所知(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回應觀察)

對於當天高美館的服務與應對,身為一名障礙者的我這次的現身有如在障礙的身體中再次地被閹割與漠視。

 

本篇紀錄僅針對當天場館的服務態度與處理書寫。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高雄市在2025年才能落實公車全面無障礙,化,在此之前輪椅朋友在行的權利上無法被同等尊重與解決,低底盤公車的時段不固定且班次過少,也是執行這項計畫中最令我們困擾的問題之一,它直接影響整個活動時間的安排;當天兩組人馬大概150分前後進入高美館大廳,由於我們有18人之多,現場已有一名伙伴已預先租借好導覽機,不過卡在事前的分組與進場的安排有異,我們內部現場須即使調整,另有二、三名伙伴因體溫過高,暫停留在大廳外等待,這時館方人員不停地來提醒與催促我們2點的導覽已要開始了,強調需準點開始、應該要提早到等碎唸,即使我們告知還有伙伴尚在廳外等待降溫,以及協助障礙伙伴掛戴導覽機等,但館方無法等我們必須進行導覽了,待這批伙伴們進入展場中時已晚約15分鐘左右。

 

最令人生氣的是當我們加入導覽行列時,導覽員並未簡單的補充前面所講的內容也就算了,就一昧地持續導覽且目光没正眼瞧過我們(包含陪同的大眾也有此感受),也曾向導覽人員提出語速放慢,但導覽人員僅放慢數秒後又變回快速語速,好像她服務的對象僅是眼前二名觀眾不含括我們,導覽過程中導覽員與障礙者的互動是:小心輪椅會碰撞作品,藝術家徐永旭 #Hsu Yunghsu 的作品價位是多麼昂貴等,更妙的是最後導覽員以一句“太好了,45分鐘剛好結束”,作為該導覽的總結;原來高美館中的大眾是有區分性的,給導覽員的時間是如此的硬,硬到導覽員非得在時間內完成似的,完全没有彈性與協調的可能性,高美館真的好棒棒啊!!

 

當然此次的活動規畫,焦點團體也有它不足的缺失,我們是該檢討,但對於高美館當天現場人員的處理態度與導覽訓練,個人覺得館方是否須給予回應所謂的大眾、服務與公共參與是否因人、障礙者而異?

 

美術館中的障礙者不是來現身走秀的,我們的出現是對藝術作品的渴求,同時也反應出一個美術館對各種族群的包容性與平權高度。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家峰 的頭像
許家峰

藝文視場&礙有為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