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午投完票後匆忙的吃個午餐後便搭捷運前往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觀賞北藝大舞蹈系碩班的畢業製作。時間很緊湊,所幸在最後一刻趕到,在從捷運站往園區的短暫路程中,昱程簡述有關這座園區的歷史以及前一晚演出的狀況讓我有初步的認識。

… …

第一次口述舞蹈在戶外場,雖三支舞作不全然在戶外,但整個流動過程還是帶點魔幻感,所以就三支舞作回應一些身體感受。

… …

《樹的解析》編舞: 余彥芳。

老榕樹的樹幹被埋在土裡僅露出大片的樹冠,而這樹冠就是第一支舞作的舞台。舞者許書全像似猴子或原始人般不停在樹冠內的枝幹中尋找可立足之處,昱程和我也不停地跟隨舞者移動而變動觀賞方位,我覺得有趣的是舞者似乎隨興的在樹枝間穿梭,試抓握著可被運用的樹枝,底下的我們則是有目的性的找尋最佳的口述視野;舞者像似輕盈地在樹枝間遊走跳動,我則邊聽著口述邊感受移動時的些許障礙,那種行徑時的身體障礙與聽見舞者的靈活肢態有某種強烈的對比,然而若我們只是停佇在一個位子不動觀賞,我想那份同步的流動除了會消失外,還有可能被其他戶外聲音干擾。

很喜歡蔣韜的現場聲響裝置,幫這支舞作提拉出另一層語意…。

喜歡舞者最後將整個身體貼附在樹枝上,仰首遠望的畫面。

小結:觀者與舞者身體同步的移動隬補了許多難以口述的氛微,個人覺得這支舞作想傳達人與自然的聚合,没有外顯太多的舞蹈技巧卻充分掌控身體與樹間微妙的平衡關係。

… …

De-NominatING》編舞: 賴思穎。

這支舞作分室外內的兩個空間演出,某種程度個人是喜歡這敍述架構,先覺條件是這舞作發生的場景全發生在戶外或者至少三分之二。

個人覺得這支舞作若就整個演出脈絡發展是應該進入關係的介入\連結,藉由零碎的語言強化關係的聚合與破壞。雖是不成文句的台詞,但由於語氣與音量都過於薄弱,我在畫面建構時就相對有些模糊或者使不上勁來。

戶外主要以月台間的油槽一帶為表演區域然後再往外發展沿著碎石子路徑進入倉庫裡面,個人覺得在這條碎石子路上的演出過於簡短没好好利用這滿地的碎石子有些可惜。

倉庫內的演出相較聚焦完整簡單的指令扣連著一連串的身體間的關係,這讓我想到今年10月在一年展中觀賞的六杯肌《綜藝術》演出作品,不過後者藉由指令與身體的移動試圖想衝破某種平衡或限製;而在《De-NominatING》的身體則像似被巨大空間包覆\限制著,那一句句指令與一道道的樂聲,有如化學催化劑般不停地改變身體間與空間的關係,感覺彼此的關係不停地被破壞後流竄又重組。

小結:喜歡舞者身體的流動引領著觀眾前進,但又覺得與觀者間少了些什麼,另在戶外到室內空間轉移的部分有些斷裂。若室內的演出能移到戶外的碎石子上表演也許有不同風景(這句純粹個人喜好)

現場樂手的演奏,戶外部分可能因場地關係没太多感覺,但室內的即興演奏個人覺得補強舞者身體的某種韌性。

… …

Reshell》編舞: 簡麟懿。

配樂很科技迷幻。昱程在這舞作的敍述少了很多,如果前二舞作談的是大面積的感官流動,那這舞作則縮小觀看視野(指身體),感覺二位舞者的身體不知進階到幾版了,身體或肢體的突變像似必經的演化過程,整個呈現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冷陌感夾帶著一絲崩壞沉寂感。其實最後一幕還蠻感人的。

小結:喜歡這舞作的節奏與速度還有那深層的肌肉運動,但由於口述者似乎疲累了,所以能聽到的部分就少了,但這舞作是炫技無誤,很利害。

… …

總結

1在戶外觀賞演出的確身體感受明顯不同,但如果全場僅能定點觀賞的話那不如進劇場會更聚焦且不會被干擾。

2跟著舞者的舞動而移動的確能彌補口述所不能的身體感受。

3三個舞作的間距能在緊扣些會更好,或者在觀者移動的路線有個怎樣的延伸表演讓整個過程能更加貼合些。

4由於昱程已觀賞過演出版,也許未來有遇到這樣事前的預先觀賞,可以嚐試著再口述中獨立談論幾個較完整或細節變化,可以更加主觀些(指針對我個人)

5一旦空間、舞者與觀者可相互攪動時,它破壞了某種專注的視角卻同時帶出另一種視野。而那些斷續的環境聲響,在不嚴重干擾的前提下倒像是舞作中的點綴品,這也是戶外演出最不安定的美麗。

… …

過期的演出資訊...XD

《軀 殼》兩廳院售票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_mob/Application/MOB1040.aspx?ProductID=rotyiUrPteQh%2BmOfFdjIB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