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創作與共融服務的共存、共生、共好—以口述影像為例

271907930_489199169286781_3336119915380536186_n.jpg

(共融年會舞蹈對談場次,照片由國家兩廳院提供)

與談人:

舞蹈空間舞團 藝術總監 平珩

黃翊工作室+ 藝術總監 黃翊

編舞家 周書毅

口述影像設計師 王昱程

視障藝文工作者 許家峰

主持人:國家兩廳院 節目製作組 蔡如歆

 

因疫情延宕的2022國家兩廳院「永續劇場 · 共融年會」,於1月20、21日圓滿落幕,感謝兩廳院的邀請,這篇主要是以我個人在這幾年參與\聆聽口述舞蹈節目的一些經驗分享與個人觀察,在整個年會結束後再把講稿做一次的調整與補充,所以這篇僅個人發言與回應的部分。

 

雖然我是一名中途視障者,在此還是得跟大家說明一下,視覺障礙除了有先後天因素外,每位視障者的視力輕重程度也都不同,加上其生長、文化背景有所差異,對於藝文節目的觀察與解讀也各不盡相同,所以我僅代表視障族群中的一種經驗與觀點的分享。

 

視障者為何有藝文參與的須求

由於它是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我不覺得它會是個問題,但如果真要問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反過來問自己,相信現場的與會來賓不管是何種身份,對藝文的參與與關注,一定是有某程度的投入與熱忱,倘若真有那麼一天你失去視力了,還會想創作嗎?還會去劇場觀賞演出嗎?如果會的話,讓你持續創作與觀賞的動力、軟硬體的支持可能會是什麼?

我想藝文活動的養成,除了個人喜好外,也許有不少人可能因為一次的接觸經驗打開了對藝文的好感或嚮往,於是我們發現更多非劇場背景的人投入表演藝術行列,走過35年的兩廳院也因各個層面的推行,觀眾的族群也年年擴增;所以藝文參與的須求跟族群無關,差別有無那個相遇的機會,有無人願意關注資源較少的族群罷了。

讓聽覺也成為認識舞蹈的一種媒介

雖然點字是視障者們重要的文化,但個人認為聽覺是我們接觸世界、吸收知識的最大媒介,這幾年也因團隊與場館的推動,讓我有一些機會透過口述表演服務的提供認識舞蹈作品,就我個人的認知「表演」與「影像」是不同的系統,所以我會用口述舞蹈或表演來詮釋,這次年會的手冊中我也針對此事發表看法,這邊不再多述,大家可以就自己的習慣表示就好。

 

我第一次觀賞完整且專業的口述舞蹈節目是2017年的《黃翊與酷卡》,記得當時針對此演出的評論中,個人有明確的表示口述表演服務除了提供視障觀眾一條觀賞的工具外,它當然也可以成為明眼觀眾認識表演的另一項選擇,這點至今都没有變過。

 

幾個月前參加高師大跨藝所的「藝術之動」線上研討會中,策展人龔卓軍老師也提到當代藝術太著重於視覺的觀看,應該要思考身體移動與視覺性的關係,如何透過接觸或觸覺去開啟身體的記憶對話,而這份接觸性或觸覺性的媒介又可以帶領觀眾如何去經驗眼前的創作…;如果視覺藝術都在打破這份觀看的可能性的話,那麼表演藝術真的僅能靠肉眼的觀看,没其它可能性了嗎?

個人認為「口述服務」的推行提供了另一種觀賞舞蹈的選項,這其實也是開啟對舞蹈觀看的新的視角,這份經驗也需要時間的累積,如同明眼觀眾一開始接觸舞蹈時的無從了解,慢慢的藉由每次的觀看經驗,從看的到舞蹈的演出,再慢慢的看出一番心得、觀點;回到口述舞蹈,明眼人不需要閉起眼睛偽裝成視障者,這不是障礙體驗活動,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口述服務」作為一項觀看節目的媒介,透過口述的描述,除了聽到舞蹈的動態外,還能聽出舞蹈創作所想傳達\反應的寓意。

語言、想像、動作,形成視覺中的舞蹈

無獨有偶,去年九月在牯領街小劇場的「身之重力工作坊」前導座談 中,資深劇場前輩王墨林老師同樣也以接觸性\觸覺性,談關係的位置,也以過去和盲朋友合作的經驗,從「點、線、面」三者關係產述表演的身體技術與現場表演建構方式的差異。

我想接續大墨老師的「點、線、面」的角度再發展下去,其實不僅是盲人,應該所有人的身體的動態都是由點線面的結構發展下去的,縱使我們有很多的情境想像,回到身體向外發展的第一個啟動點開始,牽動身體的各個部位,最後發展了一個組動作或一個畫面;所以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說,藉由口述方式來型朔身體的動態發展,點線面是最基本的三元素。

然而只有點線面建構一種動態的身體是不夠的,它還需要「譬喻」與「情境」的引導,創作才能成形;簡單來說,編舞家不管在編舞或指導舞者的過程中,絕多數不可能全以動作指令為主,面對可能的情感表現或特定的角色時,就需要藉由譬喻跟情境方法去引導編舞與舞者完成這一個創作,當然引導的方法很多,我只是舉二個較明顯例子。

如果,眼前的舞蹈作品其背後創作過程,是經由一連串的語言與身體等眾多感官元素所交疊而成,那麼為什麼最後,觀者僅能透過肉眼的方式觀賞舞蹈作品呢?我想須要更多專業人士的投入與討論。

 

口述舞蹈不單是輔俱提供,更是聽見創作

相信每一位編舞家的創作方法皆不同,這也是身為視障觀眾想要聽到的部分,既然舞蹈創作的風格各不相同,口述文本的撰寫與詮釋理應就不相同。

我們可以就這次兩廳院邀請三位舞蹈人的分享,發現三種可被生產的口述文本的方法:

第一種是編舞家自己寫,如黃翊工作室+這幾年的舞蹈作品。

從《黃翊與酷卡》、《地平面以下》、《長路》、《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兩人》、《物》第三階段到去年的《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我皆有參與到口述場次,縱使多為黃翊的創作,但個人在聆聽的過程中,也發現創作者會因作品所想傳達的意象,調整每一次下筆的視角,可能是第一人稱視角、抒情散文敍事、擬人、擬物化的描述等。

第二種是與專業口述影像協會合作,如舞蹈空間舞團。

《史派德奇遇記-飛飛飛》是一齣親子舞劇,如何在不影響既有的故事架構中讓口述文本貼近舞作的節奏,同時文字的選擇也要考量孩童的視角,面對不同的觀眾族群,如何適時地調整。

第三是與舞蹈研究者協作,如編舞家周書毅與舞蹈研究者王昱程。

由於《阿忠與我》作品本身含蓋豐富的聲響與聲音設計,口述文本在這裡著重在肢體動態的描述,聲響、人聲與口述等三種聲線的交疊,如何相互平衡是一大重點。

明眼觀眾可透過肉眼一窺舞作全貌,從中自由地調整所觀看的位置,聽覺的模式是極為不同,它是由字、詞、句、段落交織而成,它存在著某種詮釋的局限性,所以不管是哪種型式的撰寫或合作,編舞家的參與與決定是最為重要的。

如前所述,觀眾不僅想聽到舞蹈的動態,更想在有限的文字描述中,補捉到可能的創作核心與寓意;文本的撰寫跟創作一樣,無法滿足每一位觀眾的需求,個人比較站在創作者這邊,口述文本還是得回歸創作意志上,不過還是希望前置規劃中,安排專業的口述文稿訓練與視障者們聽審等流程協作之必要,這樣的過程還是得經歷好幾輪,才能讓口述文稿貼合舞蹈與創作;而文字的堆砌與修辭的運用,它也需要時間的磨練,口述文本的撰寫與編舞兩者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可具象描繪也可抽象表現等,總之,編舞家把口述文本視為自身的創作或者是輔俱的提供,這二者的定位與格局是不一樣的。

觀賞與行銷的延伸

如果藝文觀眾是總人口中的少眾,那視障觀眾或者身心障礙身份的觀眾更是小眾中的極小小小小眾,尤其離開雙北城更為明顯。基本上這是藝術教育或者說是國民教育的問題,這議題離我很遠,我無法表述;回到劇場每一位進入劇場的視障者們,場館與團隊所提供的支持性服務,都是開啟他未來繼續進劇場的機會;然而除了口述服務的提供還有怎樣的方式去加深身體的感官貼進舞蹈作品。

目前較多的是演前工作坊,好比2019年黃翊工作室的《長路》作品,與兩廳院合作,透過演前導聆與觸覺工作坊,視障觀眾在演前藉由啋踏舞台的局部模型,去感受舞者在跳舞時可能的感受,這就是觸覺的延深與連覺;後續兩廳院也有在幾個節目中舉辦類似的演前體驗工作坊,也增加其內容的豐富性。

我也在想,團隊所推出的口述舞蹈作品在演出後有無可能整理成口述舞蹈影像做為推廣的延伸,好比去年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推出的《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口述舞蹈影像線上版,在線上播映完後我也在臉書上讀到團隊帶著此作品進入校園,不僅推廣舞蹈作品也傳達平權概念,一舉數得。

其實我會知道舞蹈空間的《史派德奇遇記-飛飛飛》親子舞劇也是二年多前視障前輩楊聖弘大哥在臉書分享時發現的,這次因年會的關係再聽一次,發現可以延伸出的推廣活動 很多。

創作是用熱情來推動而不是消耗,回過頭來,近年三館共製節目也將口述服務帶入節目中,只不過演出是有時效性的,場館與團;隊應該要思考其可能被延續與推廣的價值,好比除了正式演出時所搭配的觸覺工作坊,同樣的能否藉由口述舞蹈影像的推廣,組合成另一套的節目呢?

而場館在面對數位資源的整合下,數位平權又該從何落實,例如這二年因疫情的影響,許多單位藉由線上媒介將作品傳遞出去,看似拉近與表演的距離,實則不然,少了口述服務的支持,網路再怎麼方便,對視障觀眾而言依舊是難以親近;目前口述服務在軟硬體設備來說都是一項重大的負荷,三館和團隊如何將平權的美意與精神傳遞下去,還有賴雙方的共識。

 

我想關於口述舞蹈、口述表演、口述服務的提供,就文本、設備與觀賞的面向,還是有許多的層面可討論,無法藉由一場分享會、一篇文章道盡,硬體是可以用錢解決,但軟體、創作則需要更多創作者、團隊的加入才有機會被看見。

 

最後我想說的是口述服務的提供也許是眾多觀看方式的一種選項,但對於視障觀眾們是惟一的一種選項,至少目前是這樣;很感謝黃翊這幾年的堅持,也謝謝有更多團隊開始關注平權議題,投入口述服務的行列,曾經我也做過團隊行政,而且還是那個算經費的人,深知團隊所面臨的經費壓力,熱情不是用來消耗的,所以以後没做口述這塊,不用感到抱歉,但只要有團隊願意投入,我會盡力支持。

 

不管是人人共融還是永續經營,它們彼此相互扶持前進,身為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除了支持團隊創作,給予經費與技術上的協助外,面對進劇場的觀眾們,個個需求均不同,在進入表演藝術的未來潮前,如合適時、貼合的提供服務,將是場館、團隊與觀眾們持續攜手合作,努力的方向。

補充連結

Unknown兩廳院總監劉怡汝×助理教授郭惠瑜專訪:https://reurl.cc/l9Z05E

Unknown兩廳院共融服務-口述影像:https://reurl.cc/X45e4a

Unknown兩廳院共融服務-輕鬆自在場:https://reurl.cc/VjR3jb

Unknown兩廳院共融服務-演前觸覺導聆:https://reurl.cc/e6W96R

 

 

謝謝大家讀到這裡,可以的話煩動動滑鼠或鍵盤,點一下文中的廣告,這些觸及率都是支持贊助的另類收入,謝謝。

arrow
arrow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