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知道為何會選這齣戲看,而且我是到現場才知道,整場戲長達4.5小時(含中場休息30分鐘) 。雖然中間有”度估”一下,但老實說還蠻好看的,我還遇到詹慧玲,只是差一點沒認出來而已。

 

開場前鴻鴻老師有做一段戲前的導聆,這點我一直覺得兩廳院做得很好,尤其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的作品,有時觀眾看了不只一頭霧水,更別說是對其作品有所感觸了。

 

《阿波隆尼亞》整個氛圍相當浮躁不安, 劇本架構橫跨經典文學與當代歷史,從古希臘悲劇延伸到近代納粹大屠殺,故事涵蓋著希臘悲劇《阿格斯提斯》、《奧瑞斯提亞》以及波蘭女記者漢娜.克勞的《阿波隆尼亞》與泰戈爾等人的作品,感覺得出龐大的劇本內在。

 

主題圍繞在人性的黑暗醜陋面與殘忍不堪的歷史上,劇中有幾段大段的獨白,莫於政治、男性、女性、保育等演說。加上舞台上多媒體影像不斷穿梭晃動,還有兩座巨型的透明玻璃屋,同步投影在牆面上或玻璃屋上的演員臉部特寫,移動、交錯著,讓人屏息難安。

 

雖然不是精通希臘悲劇,但至少以前有上過課,在連結上也比較有方向捉摸。從古老的悲劇神話,從新挖掘並面對當代的社會問題,現代人物遇上了神話故事般的情節,是不變的抉擇,還是另闢一條新路呢?在希臘悲劇和歷史事件中,我們將以全新觀點對話,舞台上古代與現代不斷的交錯、拼貼、再延伸,不禁讓觀眾從新審視歷史事件與其背後未探討的意義。

 

高吭又充滿搖滾的歌聲,是令人為之一亮的樂團。巧妙的出沒在戲中,對我來說就好比希臘悲劇中的歌隊,適時的唱出角色的心情或當下(及未來)將發生的情境。個人認為樂團的安排很有巧思。

 

「你願意為對方死嗎?」

這是上半場後段的影像對話,情人(或夫妻)在影片中一起回答主持的的提問,主持人問最後一個問題時:「你們願意為對方死嗎?」,他們沉默了。 「你們願意為對方死嗎?」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超震撼的,被問到了心裡會很矛盾吧。活生生的面對它是多莫可怕的壓力,問的人也很殘忍吧。

 

下半場一開始就是漫長的演說,我都快昏厥了。接著就是一場頒獎典禮,真正的主角要來了? 阿波隆尼亞是個波蘭女子,她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腹中並懷有第四胎,而她的丈夫當時是地下游擊軍隊的一員。她決心藏匿25名猶太兒童以保護他們的性命。後來她遭人密告,於是逃到她的父親家中,想躲在那兒。當時納粹嚴令,任何幫助猶太人者全家都得處死,有時候甚至整個村莊都可能遭殺害。阿波隆尼亞遭受判決,當時德國人要她父親在父女之間選擇一位犧牲,而她父親拒絕承擔責任。後來阿波隆尼亞得到『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Nations』獎,那位親眼目睹母親遭到審問、祖父拒絕為母親受難的兒子來領受。在致詞中兒子並不能正面平靜看待母親高貴的自我犧牲,因為那使他失去了母親,成了孤兒,母親所做的是對他沒有一點益處的犧牲,而他卻必須接受。親人為國犧牲的話,真能接受它嗎?犧牲的價值是換來偉大與榮譽這個名字,還是得到無盡的遺憾與不解呢?

 

「犧牲」的本質也許是多面向的,阿卡曼儂因戰爭犧牲了自己的女兒;愛德梅塔斯犧牲了妻子獲得長壽;不願犧牲的阿波隆尼亞之父,則換來阿波隆尼亞的死。

人性的碰撞與對立,現實的黑暗與殘忍的歷史,各種欲望的愛恨糾葛在一起。死亡與生命,我們必須不斷反覆去省思。

 

但個人覺得上下半場的連結性不夠緊密,聽到的耳語都是上半場的故事跟阿波隆尼亞有什麼關係?而對阿波隆尼亞的敘述又少了些。不過對國外的歷史與神話我們本來知道的就不是很多,難免會有這樣的困惑,不過若略知其悲劇故事內容,將發現它們的呼應性其實是很強的。

 

《阿波隆尼亞》透過不同的表演形式,搭配現場即時拍攝的影像投射,歷史與戰爭到文明的矛盾與衝突,鮮明對比的故事情節以及獨特的風格美學,結合語言與肢體暴力的多媒體影音創作,夾帶著震驚與諷刺,讓觀眾強烈感受導演所要傳達的作品理念(風格)。

 

 

以上純屬個人觀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