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2018.10.07 pm19:30

 

地點:兩廳院實驗劇場

 

當初要進劇場觀賞演出前猶豫了一下,因為幾名陪同者在閱讀節目介紹時都表示學術與艱澀之感。最後與另一名陪同者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演員動作、投影與聲響不停的輪替或交疊著,讓他在口述過程中一時無法選擇該從何說起可能錯過可描述的機會,讓他有些洩氣。對於這節目中所談及的歷史我没什麼把握回應,所以這篇主要以「聲音」與「身體」作為下筆方向,同時借用一個展覽與一檔演出作為可對話的對象。

 

這個演出二位角色ZA,重頭到尾幾乎没什麼對白,僅在中後段時,Z的一小段報時與A發狂似的唸著如咒語般的詞句,整個過程像默劇又像被消音的行為動作,而所有的故事內容卻一字一字的被顯影在牆上無聲進行著,我在想倘若我們只觀注一個發展,是否更能聚焦明朗,然而在這無言的行為與無聲的影像相互襯映與削弱所帶出的零碎不全,是否也反應出我們在觀看歷史時的殘缺視角。

 

在《南洋情報交換所》中,聲音有如一層層的海浪襲捲而來,海浪”電波”物件撞擊、肉體扭扯、幫浦馬達、現場配樂與帶著雜訊的電台放送聲響等,有如打地鼠機般不斷探出,也因音響播放器的不同,讓整個聲音表現有著層次上的分明。我想起今年5月在鳯甲美術館觀賞過的《漱漱北投》澎葉生個展,以北投歷史做為主體,透過聲音的採集與影音記錄,促成一場聽視覺極重的觀賞感受。不過兩種場域所營造出的觀賞經驗也不同,一個是緩慢且可不斷迴圈的展覽,一個是瞬息變化的劇場,那種對於想掌握或錯失舞台上的現索感更讓人動迫。

 

不過對於在整體聲響的配置上,個人稍覺平面,聲音緊貼附在平面的鏡框式舞台表演裡,似乎錯過了實驗劇場場地的有機性,讓以「聲音」做為重要主體之一的表現顯得單薄扁平。

還記得2004年在兩廳院實驗劇場觀賞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家庭深層鑽探手冊--我想和你在一起》作品,觀眾被16個高低不同位置的喇叭給包圍著,像似被一塊黑幕掩蓋住,僅透過四面八方的聲響勾勒出彼此心中的故事與角色樣貌,現場還有樂團即時配樂與行為演出,不過這演出個人覺得強調聲音的精準度,而在《南洋情報交換所》中,個人覺得是強調聲音的顆粒感,只是對我來說仍不夠立體。

 

最後來談談ZA的形像塑造,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當陪同者描述Z過份結實的手臂與A長髮夾著辮子的外在形象時,我腦海閃過的是強弱分明的角色,然而我聽見Z在朗誦報時時的斯文柔軟語氣與A那段獨白漂悍的巨大張力時,我腦海像似再度洗牌般,轉換成可相互衝撞對峙的場面。另舞台機關設計也是我喜歡的其中之一,雖不是新穎厲害的機關,我倒覺得恰如其份的展現出魔幻感,喜歡角色與物件上下升降的畫面想像,有如乾崑袋般收納吸入黑色的海,那串出澎漲到最大的橘紅大球,也萎糜縮小至消逝不見…,不過最後兩位黑衣人出場將黑布覆蓋住舞台時,是有些出戲,但事後回想,也許是另一種「人為」的暗喻。

 

全文刊於台新藝論紛紛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81015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