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牛俊強個展-窺視的慾土

展名:2015 牛俊強 個展NIU Jun Qia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151010() 1115()

地點:谷公館 Michael Ku Gallery

 

難得的機會,自己也成為藝術家手中創作的素材之一。藝術家除了親自帶領我和另一位視障友人(他也是素材者)一一導覽他的作品外,也讓我們視障觀賞者用手去觸摸他的作品,我就用我的聽覺、嗅覺與觸覺的感受,回應我所感受的展。

 

我没有逐一談所有作品,我以我自己的排列方式來敍述,無題系列;我僅對其中兩件作品有感,在藝術家細心的講解下,我腦海裡閃過希臘籍電影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PAYSAGE DANS LE BROUILLARD/TOPIO STIN OMICHLI)與尤里西斯生命之旅(LE REGARD D'ULYSSE/TO VLEMMA TOU ODYSSEA)影像中的畫面那種無邊際的詩意的白,美的如此讓人孤寂啊。

 

《無題 IV》,一全裸男子側躺在白色大地上,在他胸前的位置畫著一株不知名的草葉,他的背後是一方土壤;是一種對未來的想像嗎?期待的人事物是同筆下的圖案,那樣美好?而背後的那片土壤是否真能種下一片生機?一種期待的不確定感;我很喜歡這作品的想像畫面,一筆一筆的勾勒出心之所像,一種愛,一氛幸福感被包覆著。

 

《無題 II》,全裸男子背對著觀眾站立在白色大地上,右手拿著一株真實的野草,左手看似握著下體,對應著一片土壤;我覺得有種無力感,明知目標是眼前這方寸之地,但心中的不踏實感卻又像這片白般無邊無際的蔓延若手中掌握的野草是幸福的象徵,那這片土壤能否延續幸福的長度?無法看見的男子容顏,是否也對應這塊荒無之地?是沙漠還綠洲?像未知的面容,難以預料的未來啊,土地、野草和男性生殖器都是一種繁衍的象徵,然而没有生機的土壤、没落地深根的植物和没射出的精液,更是一種無目的空轉的等待(或失落)

 

自畫像作品系列,是我感覺展場中最為灰暗的作品。此系列共展出兩組,《Self Portrait》皮件作品,藉由12位男性視障者與藝術家的對話,寫下對他的印象文字,藝術家再集結文字轉換成點字,刻印在這12張大小不一的黑色牛皮上,最後再縫製成一件大幅作品;因是牛皮關係,也是全展件中惟一帶著氣味的作品,讓我聯想到古代的航海地圖,12張組合成的牛皮呼應著對於外界所投射此地圖(創作者)12面向?而刻印在牛皮上的點字,像是不知名的詞句,也像是透過一種文法表達回應,建構可能的自畫像,黑色又是否暗藏另一不願面對的自我呢?而在牛皮上或長或短的點字,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另一世界的文字碼,其實身為一位中途視障的我也不知如何解碼,我倒覺得好像在解摩斯電碼那樣有趣,你明知這12張牛皮上的點字都各表述一種文意,但又像是一種專屬的密碼,帶點神秘又有探險的趣味。

 

另一組《Self Portrait》是兩件平面創作圖,圖中的視障者(就是在下我)在刷油漆,我絶得有意思的地方是當時的我,是真的在思考如合表現我怎麼刷油漆外,也接受創作者的指令完成動作,但我還真没想到此作品歸在自畫像系列,我大膽的憶測,可能是創作者對於現階段的狀態?不一定是心理,可能是創作或人際關係、情感迷網等,也說不定,把非本人的人物平面作品歸在自畫像裡,我個人覺得是有趣的心理對照盲者是否是一種生命階段的表象?空中揮舞的刷子與滴落的白漆是投射現狀可能的虛擬架構?有一種途勞無功的感覺。我自己本身是覺得滿奇妙的。

 

《預感》,這是極俱重量感的作品,由創作者設計的天秤,黃銅材質,一邊是一面鏡子,而另一端是正在燃燒的蠟燭。我覺得這是件美麗的作品,美在燭火燃燒的過程與燒盡後,鏡中所照映的餘燼,一場美麗與哀愁的故事;我忘了問當天秤兩端平衡時,鏡子是否可些許照到蠟燭,若真只能在最後一刻鐘,才能看見真象,那最後鏡中所象,是實?還虛?有一種寓言故事之感;我個人是很喜歡這件作品。從觸摸作品本身的過程,那樣的細緻滑順的觸感,可想像它所散發出來的金色光澤。不過我個人覺得這作品應安置在暗房裡,且要有一個平台和一盞投射燈,應該會更能彰顯其器度吧。

 

最後來聊谷公館這空間吧,坐落在敦化、八德的一棟大樓裡,很像辦公大樓那種空間不算大非方正格局,空氣中有一抹非常淺的水氣味,應是舒服看展的環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家峰 的頭像
許家峰

藝文視場&礙有為

許家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