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3月17日 pm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微型藝術節,即使是微型創,卻大大感受,我想起十餘年前「小亞細亞舞蹈\戲劇網絡」在皇冠劇場精彩演出.第二屆非關舞蹈,六組作品,各自表態;六種情感,各有呼應。
《穿上美麗的長睡袍》,上一次看見詹天甄的演出是十年前了。再次見到她依舊散發著特有的個性味道。這個作品我把它定為夢饜,從不安定開始,女子在環境裡竄著,一切毫無秩序的劇情,確又合理的走著,種種恐要是內心的反映,更是外界(環境)的某一種迫害而形成。失控的情緒,那微顫動的體態與情緒,簡短的幾句話,達到最飽滿滿的感染力。
貓肉先生《perhaps.(here,Elsinore)》則給我有時間留下的痕跡感觸。難似簡單的動作,帶著穩定的能量,一度我覺時間變緩了,接近停止。有一種時間流逝感,我覺得有點哀傷,但內心卻很平靜;明明此時此刻他在我面前,但每當他有變化時,在前一秒或下一秒(動作)好像隔很久遠了,如同在翻閱相簿回顧舊時照片,然後陷入某一種時光洪流中,時間看似不著痕跡的走過,其實已在你身上繫上無形的線,讓我們細細品嘗回味著。
回想,你曾在乎的事,隨著成長歷練後,會如何看待曾有的念頭或想法?《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中李治達用三小段分別表現,很精簡也很有想法,其中抖落的手卡也許象徵無法抓住的夢想,也如同被操控的魁儡一一斷線;最後倒地是否也是一種捨棄與妥協。…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飲料經典廣告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也想起「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小說,不禁莞爾一笑。
本場的《舞塾陸講》朱星朗談的是「空間」。表演者與空間關係,觀眾與演出節目的空間關係,在節目中安排講課形式,其實還蠻不賴的。也帶來《失去支六分之一》即興演出。我不能很確定是失去什麼?但他的輕柔,讓我覺得只要有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帶走,隨時會消逝的感覺。
京崑旦角兆欣帶來的《王紫稼》。個人對戲曲不甚熟識,兆欣詮釋旦角獨樹一格,巧妙地運用場格局,本身了得的唱腔加上強烈的音樂曲風組合,重新演繹新版的戲曲。此演出除了讓觀眾對京劇有不一樣的體驗外,呈現上也帶新意,尤其兆欣對聲音的掌控性,非常精準外,聲線也是清楚有形的,彷彿他身旁的人與物,一一浮現在舞台上,原來聽戲也是一件過癮的事。
方凱欣《你離開我的空間》則帶點未來感。有一種虛幻,卻又能感受內在的衝擊,好比在電腦下載軟體時,所顯示的進度光源,看似柔緩向前,但又隔著一面螢幕無法觸著;又像透明鍋煮著湯水,明明看的到,感受受的到,卻又掌握不住,待熄火\關機後,隨著溫度下降,原本存在的是否真的還在?還是從頭開始?
這次的燈光設計很不賴喔,不管是既定的設計還時性的反應,都讓我驚豔一番。很明顯的存在感卻不搶表演風采,讓我印象深刻。
也許,我們應該要重新思考藝術節的形式,重新思考創作的定義與意義。個人非常推薦這樣微型創作與演出。不管是何種創作角度;呈現的方式與長度,即使微型也是一種完整的作品。期待第三屆非關 舞蹈。
以上純屬個人觀賞角度
P.S:孫大叔真的很有喜感,我想除了跳舞,他可以考慮演一下戲。另懀節目單太單薄了,對觀眾而言,它不只是介紹也是一種回顧,它代表著某一種層面(存在\推廣)的價值,個人覺得團隊要注意一下。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