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問伯任的前一天,特地先到新浜觀賞他的作品。
當時還在策展中,不過已經是收尾的階段,所有的作品都以安置在該有的位置,伯任只是做最後調燈的動作。
簡單的和他打了聲招呼他也跟我講解他的創作歷程後由新浜的行政俊鵬帶我導覽他這次「無人風景中的我」。
在這次個展中的作品多取採於他過去日常生活即景,那些出遊的風景與朋友們。其實拍照\自拍這事早已成為多數現代人生活中必備行為之一,
然而將拍照轉為畫筆我想不止於那面風景,那些搖晃、不明確的筆觸是否反映出創作者對於記憶中的風景保持著某種傷感的距離
那晃動的筆觸是否如翻動的內心般,一層層地畫面重疊,一種保持距離的模糊美感!!
雖然多數作品幾乎霧霧矇矇、搖搖晃晃的,但我覺得這份像被柔焦過度的手法,似乎也像是藝術家在面對所有的情感連結時所覆蓋上一層的保護膜。
不管是平面的畫作、剪裁過的畫布或裝置作品,似乎藉作品與動線引領著觀眾由外向內地認識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而那名喚《路徑》的作品中閃爍不定的閃光與鳴聲是否又表示另一條未知的路徑!!
觀賞作品時所被觸發的共鳴往往是因被勾出生命中某個一個小片塊,然後被放大迴圈。
--- --- ---
--- --- ---
*第3集訪新銳藝術家黃伯任存檔收聽
*家峰的藝文視場粉專
*津聲廣播電台 JSRadio粉專
https://m.facebook.com/JSRadio.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