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單位:2014 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年度製作
觀賞日期:2014/02/16 (日) 14:30
演出場地:國家戲劇院
十年前的電視劇集太經典了,許多的腳色早已刻印在我腦海裡。文學的改編,不館搬上大螢幕、小螢幕甚至舞台劇都是艱難的任務;衷不衷於原著都很難為吧,尤其是像《孽子》這樣的經典;在觀賞這齣作品時我的確哭了不少回,但都是被演員的演技所渲染,謝幕後,我想了好久…我還真不知這次所要傳達的觀點為何;可能我視力影響無法感受到;但我還是覺得好片段,默。
開場的序舞搭配著獨白應該是不錯的,但舞者也跟著喊著 我們 時,我的內心就冷了,怎麼有一種要反攻大陸的味道,感覺舞台上的青春鳥們應該很制式化,我必須承認我很不喜歡開場舞;再來是親情的處理父親這腳色我想是重點吧,在東方的傅子關係中是恭敬且有距離的,父親永遠像一座高山,做兒子的一心想證明些什麼,一旦超越了或背到而去,再回首,就訴不盡的辛酸與無奈,從李父與阿青的關係到傅老爺與龍子的一席話,算是解開\承受彼此內心部分得加鎖,過去的種種似乎獲得一絲的諒解,台下的我內心更是糾結;而李青探望母親的那場戲,真的讓我淚流不止,可惜就那麼一場。
關於龍鳳戀<,除了阿鳳用五島肢體表現外,我感受不出他們彼此瘋狂的愛意,這場戲也是這一齣戲明顯地談論同志的愛情,不過有些單薄,龍子與阿青的事後戲,這是談論兩代同志愛情觀的好時機,但太過簡單帶過,以至於中場結束前,龍子抱著阿鳳痛哭時,那種所謂的經典愛情場面我的內心減了好多分,另外我有一些想法,既然是中場前的最後一幕,假設龍子在抱著阿鳳痛哭時,升降舞台能運用一下,升上一池蓮花池塘,那畫面會更經典吧,純粹個人想像。
其實《孽子》中的腳色都太經典了,三小時的演出很難一一呈現出來;這次在腳色的演繹上有很大的突破,一世阿鳳這腳色是由舞者來詮釋,由於我看不到,無法感受,進階影響到龍鳳戀所傳達的,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很冒險;另一位當然是由唐美雲所反串或者重新定義腳色性別的楊金海,我個人喜歡這樣的嘗試,大膽不失其特色,只是我覺得帶點歌仔戲腔調的楊金海有一些皮校肉不肖的感覺,可能跟所有演員比較起來有些突兀;最後一幕,其實也是衷於原著我很期待著,但老實說我個人覺得李青在這一刻是有所體悟且自我認同的,不過這趟旅程如我前述太單薄片段了,以至於他在新公園發現了羅平這段小小的對手戲,無法讓我微笑,最後踏步向前,只是讓我更加失落吧。
感覺我在寫一篇負評,嗯…就是一齣好看的舞台劇吧;另外說道配樂,我只能說被電視劇配樂洗腦了,所以這次的配樂我怎麼廳都不隊近,加上自從喪失視力後,我對音響的聲音有些敏感,不知是設備問題還是人為因素但影響不大啦。
《孽子》這齣戲還是讓我流了不少淚,但整體而言看似完整卻又模糊,我真的沒什麼感觸,當然純粹是我個人想法罷了。
留言列表
